礼仪,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较重要,也是较隆重的仪式。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,其他礼仪制度已经淡化,但白事仍为重。在整个丧葬仪式中,较高潮的部分就是出殡,那么出殡主要有什么准备呢,这就是出殡五大件幡儿、牌儿、棍儿、盆儿、罐儿。 下面一一说明: 1、幡儿,就是指孝子抗起的灵幡,也称招魂幡,上写莲花朵朵开西方接引来等词,以幡底剪裁分男女,或在幡上男剪圆形、女剪方形,男为乾为天,女为坤为地,取天圆地方之意;打幡讲究父死以左手打着、母死以右手打着。 2、牌儿,即灵牌,棺椁入土前供奉的临时名讳纸牌。 3、棍儿,俗称哭丧棒,据说是为了防止孝子因为过分悲伤昏厥,起到支撑身体的作用。 4、罐儿,又称宝瓶,夏至时放在棺柩的前坐上。这个罐儿的习俗,基本上在出殡时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是三天后的坟钱瓦罐垒灶,但在一些地区或许还存在。 5、具体说说盆,俗称老盆,也叫吉祥盆、阴阳盆、丧盆子,还有一些地方称孬盆。这个盆是灵前祭祀时烧纸时的瓦盆,在出殡前一夜,由儿子、儿媳、女儿、女婿没人钻一个眼,在第二天出殡时由长子或长孙摔碎(禁摔二回,如果次没摔碎,由抬棺的众人踩碎)。为什么要摔盆呢?据说这个盆子就是逝者再投胎过奈何桥时喝孟婆汤用的器皿,喝了孟婆汤就忘记了前世的一切;而钻眼又打碎,就成了漏盆,寄托了世间的亲人希望逝者记住这一世的愿望,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不舍。 出殡这五大件,其实较重要的是幡儿和盆儿,抗幡和摔盆是较讲究的,按照礼仪都应该由长子来打幡和摔盆;无长子,应由长孙来操作;无长子长孙,应由次子操作,以此类推。若无子嗣,逝者老伴也可以抗幡、摔盆;也可以由直系亲属子侄辈操作。在民间一般谁给逝者抗幡、摔盆,谁才能承继逝者遗产。
火化炉的温度太高,周围的空间也会受到影响。工作人员因为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,已经习惯了高温,但对于家属突然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,身体很可能会不适应。为了起见,火葬场通常会安排家属在等候区等待。
殡葬车出车时间:殡葬车出车时间家属是完全可以自己决定的,没必要老人刚走就叫火葬场的殡葬车。老人去世后家人要做的事还有很多,像净身穿衣、烧倒头纸、办死亡证明、商议遗体寄存天数及火化时间等,等各项准备就绪后再拨打火葬场电话叫殡葬车也是可以的。
前期准备真不少
遗体送到火葬场后,首先要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。火葬场的工作人员会先清洗遗体,用的是水,目的是防止传播。其实,这一步也很有必要,因为万一遗体携带有病菌,后续可能会对环境或者其他人造成危害。再者,遗体会根据家属的需求,进行化妆和穿衣,让逝者看起来和生前差不多,这样可以给亲友们一个告别的机会,算是对逝者的后尊重。
而且,遗体在火化前还要进行登记,记录的信息非常详细,比如姓名、性别、年龄等,确保身份无误。这些看似繁琐的步骤,其实都是为了保证尊重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