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建筑地基详细地质勘察阶段,对需要支护的工程宜按下列要求进行地质勘察工作: 1、地质勘察范围应根据开挖深度及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确定,并宜在开挖边界外按开挖深度的1~2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,当开挖边界外无法布置勘探点时,应通过调查取得相应资料。对于软土地质勘察范围尚宜扩大; 2、基坑周边勘探点的深度应根据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要求确定,不宜小于1倍开挖深度,软土地区应穿越软土层; 3、地质勘察点间距应视地层条件而定,可在15~30m内选择,地层变化较大时,应增加勘探点,查明分布规律。
地质勘察的主要方法: 地质调绘作为地质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的调绘内容应与路线及沿线结构设置相结合,对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构造等相关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查,为路线方案比选、场地选址等提供依据。 调绘点主要布置在地貌单元的边界、断层、地层接触线,岩层露头、特殊性岩土和不良地质体的界线等部位,以便于指导后期勘察工作重点部位的布置,同时要根据调绘的实际情况,合理进行勘探工作。对于不良地质以及特殊的岩土等地质条件不利地段,必须要扩大调绘范围。 对此,在进行各个设计阶段,须要加强对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,探明路线沿线的地质、特殊性岩土等地质条件,采取相应、合理的处理措施,这样才能有效消除隐患以及质量隐患问题,进而起到控制造价的作用。 对于大面积矿区以及水文地质排泄水点等,可以采用大面积工程地质调绘,对于构造复杂的区域,则要即使查明对稳定性所造成的影响,要加强对隧道、陡坡以及花岗岩冲沟等地段的地质调查工作,同时对于滑坡以及岩堆等发育情况也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。
地质勘察的注意事项: 1.地质勘察单位,应建立地质勘察工作区档案,包括动物、植物、微生物伤害源,流行传染病种、疫情传染源,自然环境、人文地理、交通状况。地质勘察工作区档案信息和预防措施应及时向作业从业人员交底。 2.地质勘察单位,应为地质勘察作业从业人员配备生存指南、救生包,为艰险地区地质勘察项目组配备有效的无线电通讯设备。 3.禁止单人进行地质勘察作业,禁止采、食不识别的野菜、野果。地质勘察作业人员应按约定时间和路线返回约定的营地。 4.地质勘察单位,应定期为地质勘察从业人员进行体检。地质勘察从业人员体质应适应工作要求。 5.在疫源地区从事地质勘察工作的从业人员,应接种疫苗;在传染病流行区从事地质勘察工作的从业人员,应注射预防针剂。
1、探明建筑场地的岩性及地质构造,即以及各地层的厚度、性质及其变化;划分地层并确定其接触关系;以及基岩的风化程度、划分风化带;研究岩层的产状、裂隙发育程度及其随深度的变化;研究褶皱、断裂、破碎带以及其他地质构造的空间分布和变化。 2、探明水文地质条件,即含水层、隔水层的分布、埋深、厚度、性质及地下水位。 3、探明地面及物理地质现象,包括河谷阶地、冲洪积扇、坡积层的位置和土层结构;溶岩的规模及发育程度;滑坡及泥石流的分布、范围、特性等。 4、提取岩土样及水样,提供野外试验条件。从钻孔或勘探点去岩土样或水样,提供室内试验、分析、鉴定之用。勘探所形成的坑孔可为现场原位试验提供场所和条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