尽管儿童在音乐的很多方面都天生敏感,例如对于“不和谐”的音,或者不符合音乐结构的乐句,他们不经过学习就能感知到。但是对于一首乐曲的感性认知、音乐体系、符合文化习惯的音乐结构等有关音乐的其他重要方面,就一定要等到一定年龄之后才能学到。
成人在有关动机和注意力的实验任务上,几乎超过儿童。(Trainor & Sandra 1992)相比较于孩子学习的动力主要来源于父母压力,成人学乐器的动机就是因为“自己想学”。因此成人让儿童或者说儿童的家长羡慕嫉妒恨的,就是注意力和动力。花同样的时间,成人的学习效果要比儿童好得多。
针对弱项做“刻意练习”,单点突破 重复已经掌握的东西是无法有效达到一个新的水平的。成年人如果能针对弱项做“刻意练习”可以地提高乐器水平。每个人学习乐器的时候,都有相对的优势和劣势,而人会倾向于反复“把玩”已经会了的东西,不愿意改善自己的弱项。例如,我们学会某一个和弦之后就很乐于去表演有这个和弦的曲目,而不想去改善自己“节奏差”的问题。“刻意练习”指的是意识到自己的弱项且针对这一弱项去联系,当你的音乐练习密切伴随着你的心理运动、认知适应甚至是生理反应,那些被认为是需要“音乐天分”的技能也证明可以被掌握。
“有个性” 老师重要的就是将TA在各处学习到来的技巧、教学方法想办法全部消化转化为一个目的:在教学的时候“做自己”。(Schmidt, 1998)有些老师性格活泼,那么一节课讲得生动幽默就是成功,有些老师性格内敛,那么一节课讲得条理清晰就是成功。不同个性的老师都有适合这样教学方法的学生喜欢,重要的是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,把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。